8月14日消息,我們華夏民族,身為炎黃子孫,自稱龍的傳人,但是有些東西卻是很多中國人不知道的!比比如說日本,居然收藏了龍的標本! 中國人,有個雅稱,就是“龍的傳人”。在中國老百姓的觀念中,“龍”就是一種神話傳說中的動物,是先民想象出來的動物。雖然考古曾發(fā)掘出多種“龍”形的飾物,但卻始終沒有發(fā)現(xiàn)過“龍”的化石。然而在日本富山縣的瑞龍寺,卻收藏了一條距今已經有370多年歷史的、來自中國大陸的“龍”的實物標本。 這條經過防腐處理制成的標本“龍”,身長約1米左右。頭上有角,嘴邊有長須,眼形巨大,但只有三只爪,后腳因為退化變得短而小,背脊與蛇相象,全身附有了鱗片(已被涂滿金漆),與中國傳說中的“龍”相比,體形顯然小了一點,應該是一尾尚未成年的“龍”。 這條“龍”,相傳是在明治四年時由中國大陸輸入的。據(jù)記載,發(fā)現(xiàn)這條“龍”的是一位普通的中國農民。當時,這個農民正沿著某條河邊走,忽然,他看見了卷縮在河邊草叢中的這一條已經奄奄一息的“龍”,便立刻用木棍將它打昏,并裝在布袋里帶回了家。 后來他將“龍”帶到了港口出售,結果被一日本商人買走。日本商人將“龍”運回了日本,砍斷了尾巴,制成了標本。當年日本有一位名叫萬代藤兵衛(wèi)的著名收藏家,他從商人家中見到這條中國“龍”的標本之后,愛不釋手,便出高價買來收藏。萬代藤兵衛(wèi)生前,在天和二年九月將這條中國“龍”的標本捐贈給了日本富山縣浪速區(qū)的瑞龍寺,該寺將此“龍”視為鎮(zhèn)寺之寶收藏至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