驅(qū)動中國 2017年7月27日消息 在天朗氣清的安吉高爾夫球場上,三架白色的旋翼無人機吊著一個盒子,在50米的高空與綠色草坪隔空滑過,緩緩駛向人群……原來這三個是“送餐小哥”,在給地上玩耍的boss們來送飯。
或許有人會覺得這又是在秀嘍,不過這個“球場送餐秀”要完成的漂亮,還得靠技術實力來說話。球場上的三位“空中使者”正是來自于上海拓攻機器人(簡稱“拓攻”)。令人驚喜的是,此次送餐服務的降落誤差都控制在了厘米級,“現(xiàn)場的人看了都服了” 拓攻市場總監(jiān)張逸群說道。
隨著物流無人機逐漸走上風口,我們看到不少電商巨頭都已經(jīng)紛紛布局航空物流??赡軐τ谌粘J褂肎PS,有10米至20米的誤差也不會有太大影響,但對于快遞服務、農(nóng)業(yè)植保以及工業(yè)勘探來說,定位精準度是相當重要的。
拓攻無人機在精準定位方面到底有多厲害?拓攻CEO張羽曾表示:“自動返航功能則精確到一個硬幣,從硬幣上起飛,最后肯定是飛回到硬幣上。”這不禁令人腦洞大開,那么以后人們在戶外游玩是不是也可以選擇“無人機送餐呢”。
問題是首先要解決送餐無人機的“續(xù)航尷尬”啊,此次無人機的續(xù)航時間為也只有30分鐘左右,雖然在球場送餐時間綽綽有余,但如果想滿足“戶外游玩人士”的訂餐需求估計是有點難。
總之,無論是“球場送餐秀”還是當下不斷涌現(xiàn)的“無人機快遞秀”還是“機器人快遞秀”……當下這些新興技術已經(jīng)呱呱墜地,相關安全法規(guī)及配套服務還要經(jīng)過不斷完善,或許未來的一個個爆款就出于現(xiàn)在一個個雛形,也未可知啊。
評論 {{userinfo.comments}}
{{child.content}}
{{question.question}}
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