驅動中國2017年10月31日消息 上周,沃爾瑪宣布他們正在 50 多家門店里增加一些新員工:會來回掃描貨架的機器人。
隨著“機器代工潮”的到來,越來越多的領域開始引進智能化、自動化裝備,甚至玩起了“一店式自動化體驗”,不得不說,人工智能真是無所不侵,甚至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的必要組成部分。
當然機器人走進沃爾瑪并不是什么新鮮事,曾經沃爾瑪4000員工被機器人“吃掉”的消息就令不少人驚掉下巴。此次按照沃爾瑪的說法,在掃描貨架這件“重復的、可預測的”事情上,機器人的效率要比人類員工高上 50%,而且更準確,速度還快上三倍。
難道上演“效率殺”的機器人又一次華麗麗地搶掉了人類飯碗?
不過,沃爾瑪的 CTO Jeremy King強調沃爾瑪并不會因為啟用新的機器人就減少門店里的員工數量,在獲得貨架信息之后,補貨、調整產品依然是沃爾瑪的員工來做,他表示用機器臂完成這類工作實在太復雜了,而且發(fā)展很慢,“店員總是更擅長這個”。
說到“人機大戰(zhàn)”,無論是流水線的生產車間,還是貨物堆積如山的倉庫,亦或是醫(yī)院的手術室,更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,人類與機器人共同協作,所謂的機器人有時候只是一個機械臂或機器化裝置,難以達到人類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,因此想要達到完全無人化操作水平尚有距離,當然這也給了人類勞動者反應時間。
對正在燒錢做電商來對抗亞馬遜的沃爾瑪來說,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。但沃爾瑪 CFO Brett Biggs 曾表示:“從成本來看,我們還沒做到想實現的。”不難想象,十分燒錢的人工智能要想真正投入使用,也是對商家財力的巨大考驗。
評論 {{userinfo.comments}}
{{child.content}}
{{question.question}}
提交